第2184页

“您英明,华为的确从其他企业手中也抢走了不少市场份额,只是他们的规模没擎天通信大,所以受到的损失也没有那么的严重,最受伤的还是咱们。”沈伟有些无奈地说道。

有时候,公司太大,也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市场份额大,这被无差别攻击的时候,中箭的面积自然而然也就大了。

“至于说手段,您猜华为是怎么做的?华为居然跟好几个地市的邮电局搞合资,这些合资公司负责从邮电局里接订单,然后这接到的订单,自然全部都是华为的了,最后挣到的钱,两边再按照比例分成。”

“我真是佩服华为的任总,居然能想出这么一招来。”沈伟感叹道。

其实,如果华为来一些常规手段,比如说降价,打促销,拼关系,拼服务,拼技术等等,他都是不怕的,甚至可以说,不管哪个华为都不是对手。

嗯,没错,包括小公司经常用的手段,甚至在很多时候,唯一能用到的手段,降价,打价格战。

首先,因为擎天通信生产规模大,因为规模效应的原因,成本肯定比华为的要低不少,再者,真以为,擎天通信每年花好几亿来优化成本的科研费用,是白花的?

通常来说,同类产品,擎天通信每线的成本比华为至少低十二美元,也就是一百华夏币以上,那么一台万门机的成本就少了一百多万。

并且作为华夏最大,也是最为出名的交换机品牌,擎天通信的产品,先天性就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能获得一定的品牌溢价。

简单的来说,就是同样的东西,擎天通信可以卖的比华为更贵,而且还有人买账。

有这两样傍身,擎天通信怎么可能怕华为降价。

说个不好听的话,如果真打价格战,再佐以擎天雄厚的实力,先死的一定是其他通信设备企业。

一瞬间,沈伟突然觉得,降价把其他企业挤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垄断,才能有更多的收益。

但下一秒,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且不说擎天通信在交换机这么重要的设备上达成垄断,上面会不会以威胁到国家信息安全为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