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7页

这一眼,瞪的方辰简直觉得莫名其妙,他没干啥啊,为什么要瞪他?

“我的确是对互联网和计算机企业有兴趣,张树新的格局也的确是挺大的,但能不能做出一番事业,恐怕还是一个巨大的问号,说实在话,我并不看好她。”方辰摇了摇头,一脸唏嘘地说道。

前世,瀛海威的失败,虽然有些另外惋惜,直到2018年,还有人怀念海赢威这个华夏互联网的先驱者,但其实仔细去想,瀛海威的失败,其实命中注定。

到1996年,张树新这一年多来,对华夏互联网的启蒙工作,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在那个华夏互联网既瀛海威,瀛海威既华夏互联网,瀛海威作为华夏民众浏览互联网的唯一选择,唯一服务商的时代。

瀛海威不仅有了清新的空气,辽阔的疆域,伸手可及的荣誉的彩虹,更有了经贸委属下的华夏兴发集团投资。

华夏兴发集团,六千万战略投资瀛海威,获得了70的股份。

而张树新和丈夫,虽然股份稀释到了26,但因为瀛海威市值的上涨,身价一下翻了三番,达到了2160万元,成为华夏首屈一指的新生代女富豪。

与此同时,公司员工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了100余人,全国大大小小的媒体每天都在连篇累牍地宣传瀛海威和它的“书写华夏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传奇”的理想。

但随后的1997年,张树新迅速遭遇了滑铁卢,当年9000万元的营收目标只完成了十分之一,九百多万,最重要的还因为几次投资策划失败,亏损了两千多万。

所以在1998年,大股东兴发集团很快罢免了张树新,瀛海威总裁的职位,从此瀛海威彻底泯然众人矣。

然而之所以会造成这个结果,除了大股东,兴发集团比较短视,没有意识到在互联网初期,就想获得盈利是件不可能的事情以外,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出在张树新身上。

张树新是搞媒体出身的,所以在宣传和策划上面,很有一套。

“华夏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就是出自于她的手笔,这句话瞬间在华夏掀起了轩然大波,无数的人都在询问,信息高速公路是什么?

后来,张树新对于内容的开发和策划,也证明了这一点。

即便在后世,人们也很公允的承认,在网络服务起步的初期,瀛海威向国人传播了几乎所有关于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可偏偏,张树新并没有作为一个企业负责人,最重要,也是最需要在意的一点,那就是如何让企业可持续性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