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0页

而现在有了,方辰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砸下来,简直就如同倾盆大雨浇在了一块干枯了几十年的黄土地上,这在里面蕴藏着的种子怎么可能不拼命吸收雨水,使劲生根发芽。

说个不好听的,之前国内十年在半导体产业投入的资金,都没有现在方辰一年花在擎天芯片上的多。

再加上,其他方辰给营造的便利条件,比如说生产芯片,少了一台国内不能生产,甚至连技术储备都没有的关键设备,匀胶显影机。

并且这匀胶显影机还是之前巴统禁运名单上,严禁向华夏出口的高端设备。

然而,这事层层上报给了方辰之后,方辰居然通过俄罗斯那边的渠道,弄了一台匀胶显影机过来。

说真的,他都不知道,方辰是怎么做到的。

毕竟这种高端设备上,都绑定的有卫星定位,一旦卫星发现,其使用地点跟之前购买时,报备的地点不同,是会自动锁机和报警的。

而现在,每次去华晶厂,看着正在运行的匀胶显影机,他都有种如梦似幻,不真实感。

所以说,他现在真心觉得,就冲着这些条件资源,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什么产品都能做得出来!

全部都不在话下!

“对了,倪院士,你研发的擎天电脑,已经做到了哪一步了?”方辰突然问道。

“主板什么的都好说,现在研究所里有一整套的,从联想拉过来的科研团队,他们跟着我做了五六年的电脑研发,所以说在研发设计,小批量生产这方面,都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电源,机箱,散热器这些就更不用说了,唯一难度比较大,也是比较迫切的,就是芯片和内存颗粒的研发,估计想要等到正式流片,还至少要一年以后,至于说大规模上市,两年到三年吧……”

说到这,倪广南自己也不是特别肯定起来。

毕竟,自己研发一套从芯片到内存,主板,硬盘,电源如此完整的个人电脑,不仅仅对于他个人而言,甚至对于整个华夏而言,都是一个极具有挑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

不过,说到这,他真的很庆幸,方辰坚持将联想那三百多人给拉到了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