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到底,推动液晶屏幕发展的最大原因,就是人们对大屏幕设备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一点在电视机上其实表现的要更为明显一些。
在八十年代,大家普遍看的都是12寸到14寸的电视机,而到了九十年代,则基本上都进化到二十寸以上。
而到了千禧年,各种三十寸的大型彩电就出现了。
后来,更大尺寸的crt显示器肯定是生产不了,那就折腾液晶电视。
刚开始的时候,42寸液晶电视就已经算是大的了,但后来没几年,55寸、65寸、75寸都已经逐渐开始普及。
也就是那些98寸、102寸的还能称得上巨无霸,但也慢慢开始进入普通人的家里。
方辰觉得再过几年,恐怕一百二十寸都要有了。
张如京陷入了沉默,久久没有说话。
毕竟不管是电视机还是显示器的尺寸,这些年都一直在变大,这绝对是不争的事实。
而crt显像管的体型着实太过于庞大,或许二十寸多点,三十寸以下,一百斤出头,大家还能接受,可再重的话?
恐怕就真如方辰所说的那样,要砸穿楼板了。
那这时候,就不是液晶显示器,电视机有多少优缺点,而是用户们的需求逼迫着企业,必须研发出更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来了。
而且工业产品嘛,一旦量产的话,这价格的确是会快速下降的。
就比如说擎天电脑,上万人折腾了两年多,花费在上面的投资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这时候,只生产一台擎天电脑的话,那这台擎天电脑的成本就是至少两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