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更为难得的是,长城0520-ch并没有像其他计算机一样,仅仅研发出来就被搁置在高阁之上,而是华夏第一台中文化、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微型计算机。
这一点很重要,毕竟把产品工业化,规模化,并且卖到用户的手中,是要比研发要困难的多。
这也算是一种历史遗憾,在当时,华夏技术落后,资金紧缺,所以科研单位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只能说是填补国外空白,缩短跟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但实际上的经济价值是极其低的。
毕竟就算其他产品和技术,并没有像半导体这样,因为摩尔定律的存在,两年就要翻一番那么变态,但是一二十年的差距,依旧是庞大的鸿沟,天堑。
所以,自然没有企业和消费者,为这些新鲜出炉的落后技术卖单。
哪怕当时的长城0520-ch,具有10硬盘、256k内存、8寸的显示器,其性能已经很不错了,尤其是汉字处理这一块,更是傲视包括ib之内的所有国际品牌,但依旧面临着,无法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困境。
毕竟当时的华夏,压根就没有计算机工业这么一说,更别说什么电脑企业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王志再次站出来了,他放弃了自己作为计算机工业局副局长的位子,带着从部里面讨来的三十万现金,下海成立了长城电脑公司,开辟了华夏研发,批量生产计算机的先河。
要知道,那时候王志才四十出头,加上其滔天的背景,王志必然可以走向更高的岗位,担任更重的担子,而不是将自己的一生局限于一个小小的长城电脑公司。
但王志为了华夏计算机工业的发展,让华夏民众,社会各界可以用得上华夏自己生产的计算机,毅然决然就选择这么做了。
所以说,在整个华夏电脑企业中,他最为佩服的还是王志。
“不,虽然我们对华夏国产电脑的发展,有那么一丝丝的贡献,但是跟你相比,方总你才是真正的巨人,为华夏计算机产业和未来发展撑起一片天空的人!”
没想到,方辰居然对他如此的推崇备至,王志神情微微一变,感慨万分地说道。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和方辰是一类人,也都为华夏计算机产业撑起了一片天空,所以说,他对于方辰能这样坚持,数百亿的投资华夏半导体产业,全面缩短华夏半导体产业跟国外先进产业的差距,所需要顶住的压力,面对的困难是非常了解的。
尤其是那种内心的恐慌徘徊,自我怀疑,但又不得不在旁人面前强装坚强的煎熬感觉,他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不敢忘怀。
没办法,谁让他是他们的支柱,如果他都撑不下去,开始自我否定的话,那长城电脑还有未来吗?华夏的计算机产业还有未来吗?
连华夏未来的发展,恐怕也将一片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