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拿制程来说,现在擎天处理器用的是800纳米的制程工艺,看似跟500纳米之间就隔了一代,但要知道根据摩尔定律,十八个月到二十四个月,制程才能进步一代。
即便哪怕说,500纳米对于英特尔他们已经是成熟制程,最新的奔腾二代处理器用的已经是350纳米制程,擎天芯片可以摸着英特尔他们过河,但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想要让制程进步一代也是极难的事情。
毕竟还要知道,高端芯片技术和设备,欧美对很多地区是封锁的。
可以说,仅仅这一点就可以卡死大部分国家想要进行半导体研究生产的可能,更别说一年时间内进步一代了。
制程的进步就已经是千难万难,那么倪广南带领的处理器架构科研人员的任务就更重更难。
大家也都清楚,此时的擎天处理器之所以会发热如此严重,是因为擎天处理器其实用的是相当于486处理器的架构,是倪广南他们在方辰的指示下,用更大的芯片面积和制程工艺,强行提到586处理器的性能。
这也是为什么擎天处理器是个大火炉的主要原因。
想要让下一代的擎天处理器不但性能跟得上,并且不再是火炉,那么就意味着架构这一块也必须要跟得上。
而486处理器和奔腾一代之间相差了两代,也就是说倪广南必须在一年的时间,能把这两代的差距给抹平了才行。
所以说,相比之下,提升构架的任务其实是更重的。
甚至可以说,这都是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张如京和倪广南还是咬着牙答应下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方辰了,就是张如京他们自己苛责自己,方辰都是不允许的。
不过擎天芯片相比于英特尔来说,也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毕竟擎天的科研人员足够多。
英特尔核心架构方面的科研人员,只有不到两千人而已,而擎天芯片这边呢?
足足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