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旁,某专家把视线从白皮书上移开,温和地说道:“集成电路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也是信息制造业中投资额最大的产业。
如此看来,国家把突破口放在了‘led’和光伏能源产业可以说是务实之策!”
“常老~”
这时,一个面色跋扈的年轻人不耐烦地打断了专家的介绍,“我们对什么国家政策、什么产业形势没兴趣,我只想知道赵宋对南大光电投资事件,对我们的计划有没有影响?”
专家常老面色未变,神色自在地介绍道:“南大孙祥珍从1986年就开始从事o源的化学合成研究,十五年的艰难攻关,让南大光电终于获得国际先进的制备路线和最先进的工艺技术。”
“常老,”专家的话再一次被打断,这一次是刘玉鹏,他礼貌地问道,“o源是什么?”
“和led相关。”专家解释的通俗易懂,见大家不再有提问的意向,继续道,“我想赵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为南大光电补上了最后一个缺口——大规模投产所需的资金以及人才!”
说到这里,常老拿起手边的文件:“按照各位从苏省省府拿到的内幕消息——在中关村控股的支持下,南大光电将在金陵投建大型研发生产基地;在苏市扩建三甲基镓、三甲基铟、三甲基铝生产线,投建空分装置点和特种气体厂。
这些动作,完全符合该产业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等特征。”
常老抬起头,环视屋里若有所思的人群,扯了扯嘴角,叹道:“这是非常巨大的投资手笔,更何况我并不知道赵宋先生是否还有其他规划,但是结合白皮书和省府重度参与来看:
这绝对是上级首肯,契合大环境、大政策,紧随高层路线的投资项目,以我的意见,投资基数——十亿起!”
“……”
“常老,这个基数有没有上限?”
“没有,”专家摇头说道,“除了o源,这项投资还涉及到了规模可达200亿的电子特气市场。”
“……”
专家常老看着屋里阴晴不定的人群,忍不住劝道:“各位,股市暴雷这个时间点很不巧,不管大家猜不猜得到赵宋的资金规模,也请把特斯拉上市这一因素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