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跨国巨头们都需要开启智库来为他们分析究竟哪家公司的哪些产品值得投资,哪个产业值得他们和对手进行分寸必争的圈地运动和资本战争。巨头的每一步落子都伴随着背后智库的海量数据支持和分析指导。

但是齐政却天生掌握着投资的才能,他通过后世的记忆,所掌握的资源超越了现代社会所能认知的范畴,保管让很多资本巨鳄也会目瞪口呆。

同样道理,即使两世为人,齐政也没有过管理一家大型公司的经验——随着嘉谷规模扩大的紧迫需求,齐政必须找到一位经营能力足够强的管理者。

所以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对公司发展方向和战略决策上的把控者,哦,对了,还作为公司背后的“超级英雄”,经常开开挂让公司吊打一众不开眼的对手。

王昱业说得很对,那些齐政将要面对的跨国巨头们,哪个都不是嘉谷现在的小身板可以比拟的。

那么,要怎么才能快速地迎头赶上?

齐政只能想出一个答案,大规模的并购。

百威英博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作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的历史就是一本并购史:精准选择本土市场份额高的最优品牌作为并购标的,通过并购快速抢占新市场。

不断的并购扩张是百威英博成为全球啤酒霸主的核心驱动因素:04年与巴西的安贝夫合并,一举成为全球最大啤酒集团;08年收购世界第三大啤酒集团安海斯—布希公司,在米勒大本营美国称霸;16年收购全球第二南非米勒,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使得全球的龙头地位更为清晰,新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巨无霸。

借助资本运作在全球市场大肆收购,是跨国公司扩张的不二法宝。

齐政已经将未来华尔街最出色的两位华人超级交易员网罗至麾下,再加上他对大势的判断,资本运作这块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反而是并购重组的能力不足。

很多时候,将看中的公司并购下来并不难。但是要如何融合并购后的公司,真正达到战略互补,保持人员的稳定、业务的稳定,才是重点。

在这方面,王昱业的管理优势就很明显了。他在国企基于国内并购重组经验的并购及整合能力,早期国际化历练形成的国际视野和基本能力,即使放在全世界来说,也是顶尖的。

那可是后世一手领导国化集团成功“蛇吞象”的牛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