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周边有这么好的资源条件,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周延亮思考片刻,肯定地答复道:“没问题,相应的设备只需要作一些改动,就能适用。这一点可以放心。”

齐政颔首,想了想,又对他提出一些要求:“我这还有一些小小的个性化要求你看怎么设计一下……”

……

大规模养猪从来都是一门技术活。

大规模养猪并不是简单的喂食、长肉、送去屠宰就行了——母猪与肥猪的饲养方式完全不一样;猪成长的每个阶段的喂养也不一样;母猪何时适合配种;如何在一群猪里快速、准确找到生病的那头,避免大规模感染;不同的季节容易感染哪些疾病……这些都需要生物学、兽医学、营养学、管理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

养猪前期投入大,后续的收入却并不稳定。

大名鼎鼎的“猪周期”就是因此而来。

简单来说,就是一轮“肉价高;养殖户一拥而上,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养殖户退场,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周而复始的循环轨迹。

如果再碰上“千年一遇”的灾害譬如非洲猪瘟,那乐子就大了。

后世那场疫病来得突然,迅速爆发,席卷全国,所有养猪场场主都束手无策,只能采取隔离、封闭的手段。

养殖场员工的内裤甚至都要统一采购,一应生活起居全部在猪场里进行,“员工连钱都不能带进去,因为纸币上可能带有猪瘟病毒。”

在猪肉价格不断上涨的年代,真的是连买猪肉都要分期付款——想要证明你是有钱人,也不用挂什么金链子了,在脖子上挂一条五花肉,你比谁都土豪。

很多人总结,养猪行业的基本规律是,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所以第一年必须把后两年的钱挣回来。

“二师兄们”如此身娇肉贵,由不得养殖户们不小心翼翼。

即使如此,面临的困难是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