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

不过齐政可以大言不惭地表示,嘉谷即使不选择转基因改造,靠灵阵堆也能堆出更好的高油品种。

针对国产大豆质量不均衡,有好有坏,但收的时候经常是一起收的,无形中降低了国产大豆品质的情况,齐政特意叮嘱要将经过灵阵滋润的大豆和其他大豆区分开来,这也有利于实验室的选种育种。

与嘉谷实验室合作育种的中科院大豆育种专家李阳,就对齐政用灵阵滋润出的大豆异常感兴趣。

杂交实验中所需的大豆被称为“材料”。李阳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就是到处搜集“材料”。无论是南方北方、国内国外,见到合适的豆子,李阳都会设法取得然后拿到实验室留作实验材料。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就应该研发出最好的大豆品种。天上的火箭不让人落下,地里的种子也不能。”李阳瘦弱的身躯里凝聚着满满的自信。

在他的实验室里,摆满了挂满豆荚的大豆秧和用小网兜装起来的大豆种子,普通人很难分辨,只能通过标签查看,但李阳一眼就能分清。

“这是从你们嘉谷今年的收获中选出的大豆品种,有非常好的加工品质,很有研究价值。跟你们合作除了资金上的扶持,这一点才是最让我满意的。”李阳拎起一袋金黄的豆种,深情地抚摸着说道。

实验室里其他人对李阳直白的话颇感头痛,尴尬地向齐政赔笑,齐政倒是毫不在意。

育种必须吃得了苦,沉得住心气,甚至要偏执一些的。

这样的育种专家,在人情世故上有所欠缺最正常不过了。

“那就麻烦李专家了,每年我们都会从收获的大豆中挑选出最优的材料,以便您做研究。我也衷心希望您能早日培育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产大豆品种。”齐政对真正的专家还是很尊重的。

……

回过头来,齐政终于能抽出空来研究一下灵阵和人参的联系了。

在阵眼发现的人参齐政也打听清楚了,据说还没有达到百年人参的地步,但据专业人士的判断,参龄至少也有七八十年了,作为野生人参在今天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已经有人开价五十万进行收购了。

这样一来齐政心里就觉得更加奇怪了。

他敢发誓,当初布阵时绝对还没有这株人参的存在——对于阵眼之地,他都是要用神识扫描过才能确定的,如果有野生人参,早就被他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