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

安市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系列化的关停行动对当地的工业和经济带来了致命的后果,gd直接缩减了二十余亿元,财政收入的13化为乌有,简直是痛彻心扉。

但恰恰是这份“痛割二十亿元换取蓝天碧水”的决心,打动了嘉谷高层的心。

喊出“生态发展”口号的地方政府不少,但能有安市这样的决心并切实付诸行动的,着实少见。说到底,谁又不希望在一个山峦青翠、河流清澈、空气清新的地方工作生活呢?

而对于现代企业总部来说,交通通讯尤为重要。

在这一点上,安市也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安市地处长三角腹地,与沪市、杭城、金陵、苏城等一二线城市均在两三个小时的交通圈内,完全可以成为长三角城市的“后花园”。

安市同样在一边铁腕治理环境生态问题,一边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因此,面对送上门来考察的嘉谷集团,安市决策者的眼睛都绿了。

……

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决心(下)

真要说起来,基于安市的区位优势,想要入驻的企业自然不在少数。

但当年“工业立市”的隐患历历在目,关于什么企业能入,什么企业不能入,安市牢牢控制了阀门。

而嘉谷无疑就是安市最欢迎的企业类型。

在农业领域,安市的重点在扩大特色种植业比重、推广生态农业以及塑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等方面。

特色种植业主要是种植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安市的茉莉花和栀子花等花卉苗木在长三角颇有名气,该市计划以此为契机,重点建设大型花卉苗木交易市场,提高茉莉花、栀子花、竹子等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安市市长去年带队参加了春城农博会,对农博会上的明星企业嘉谷集团印象深刻,了解到嘉谷集团有意搬迁总部后,简直笑得合不拢嘴。

嘉谷集团的体量,在国内农企中已经是名列前茅,而其对绿色农业生产的理念和践行,极为符合安市的生态发展之路;而嘉谷大力组建的实验室,研究的内容也是名副其实的生物高科技,简直是安市最理想的吸引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