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参观完毕后,心累的邓久谦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打击离开了。
嘉谷牧场现在的主人,嘉谷农牧公司的负责人李东亮就笑着调侃杨业道:“老杨,你这么倾囊相授,不怕现代牧业联合猛牛集团超越我们吗?”
“他们永远也不可能超越得了我们。”这是杨业的评价,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神态从容,面带开朗微笑,就像是说今天中午吃什么一样平常。
但这样的平常背后,却隐含着一种强大的底气和信心,那是来自于一个团队,一条真正贯通的产业链的信心。
有些东西,是学不来的。
嘉谷牧场,是真正将种植、养殖以及乳制品加工结合起来的典范。
高人一筹的优质牧草,有赖于嘉谷实验室的牧草育种培养——虽然其实是“青竹百灵阵”的功劳;全部健康成长,高产优质奶的奶牛,有赖于牧场员工团队的管理——虽然大多是“三星聚灵阵”的功劳;物质循环利用的种养模式,有赖于实验室的设计——虽然……好吧,这就是陈建章的功劳;乳制品新品类的开发和畅销,有赖于嘉谷乳业公司团队的绞尽脑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集团的“氪金”操作——那些世界先进的自动化设备,都是用钱砸出来的。
相较于连启动资金都差点凑不出来的现代牧业,有着上下游支持的嘉谷乳业,有充分的蔑视对手的底气。
……
第216章 最后一千米的盘剥
嘉谷乳业和嘉谷农牧铆足了劲准备花大钱。
五个万头牧场,奶牛设计存栏数从五万头起步,总投资超过五十亿元——即使有银行的贷款和集团的分批投入,也将是嘉谷这几年最大的投资支出。
这样的大项目,自然不能一拥而上。
单单是选址,就值得嘉谷集团高层正儿八经地坐下来,讨论确立一些基本原则。
“既然牧草要从美国运回来,那选址的交通位置就很重要了,最好是靠近水路,降低运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