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页

太田明夫就露出了笑容:“不会是我想的这样吧?”

想来想去,太田明夫都觉得嘉谷降低化肥量的使用,最大的可能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两家与瓦西里的合作条件差不多,谁还不知道谁呢?

在收购约定随行就市的条件下,瓦西里一方仅以土地出资,从生产资料到具体的运营,都由嘉谷和丸红商社投入。

这样的情况下,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降低自家的成本投入,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而在太田明夫看来,不同于丸红商社通过提升效率以降低成本的操作,嘉谷显然是直接削减投入的资金。

事情明摆着,嘉谷无论是管理利率还是生产效率,都比不上丸红商社。就拿耕作团队来说,嘉谷派遣以及招募的团队都要比丸红商社来得大,虽然租金成本可能比丸红商社的低,但停留的时间也长,管理难度更大,花销的物资也更多,综合起来,成本也就提上来了。

太田明夫有些得意,看来齐政还是被他之前的一番话给影响到了,效率上比不过丸红,就在投入下心思了。

丸红商社估算过在远东种植大豆的成本,将土地按照出资比例折价的话,人工、机械加上地租才占到一半的成本,而化肥农药的成本,占据了成本的三分之一。

尤其是老毛子死活不肯允许进口化肥,即使打折后,提供给两家的化肥还是比他们自己采购的要高,也难怪嘉谷会直接削减化肥的投入。

至于产量,太田明夫觉得自己已经摸清了齐政的想法脉络。

“真的得感谢远东这边肥沃的黑土地啊。”他低头看着脚下黑黝黝的土地,不无感慨道。

大豆的适应能力是比较强的,对土壤的要求不大,大部分土壤都可以正常生长。

但是想要种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大豆,还是需要选择排灌正常、腐殖质丰富、保水保肥性强及深厚松软的土壤。

恰好,这两个农场所在地的黑土层就具备这样的条件。

“嘉谷是仗着这样肥沃的土地,才敢削减化肥的投入吧。”太田明夫智珠在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