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干旱,美国政府巴不得让嘉谷加大牧草出口——牛肉出口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没戏了,本土牧草需求骤降,不加大出口难道留着发霉吗?
卢志威这样想着,也就跟齐政商量道:“……我们要不要趁机收购一些农场,加大牧草的生产?”
虽然针对嘉谷在美农场的水资源限制还没有放松,但卢志威觉得,在现在的形势下,这是可以疏通的。
但齐政却表示反对:“你的想法很好,但是,如果干旱继续加深呢?或者持续个几年呢?”
卢志威默然。
这不是不可能。因为美国人也有这种观点,认为美国西部目前的严重旱情,实际上是一场持续15年左右的“超级大旱”的中期阶段——美国西部每隔200年都会产生一次持续十年之久的“超级干旱”,而每1000年更会遭遇1至2次持续大旱数十年的“气候白鲨”。
当然,这种理论并未得到一致认可。
“……但我觉得不无可能。”齐政沉稳地思考,道:“这样的话,苜蓿作为‘吃水大户’,再增加种植面积就不太理智了。而且还有一点不得不防,气候越干旱,我们的农场得到公平对待的几率就越低……”
卢志威叹了口气,也认同齐政的看法:“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休耕吧。”齐政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建议。
“休耕?”
齐政颔首:“有机食品业务陷入了与绿和组织的官司,一时半会不会有起色;牧草的话,集团也已经在国内增加优质牧草供应。美国这边,毕竟是形势不明,一动不如一静,索性安排休耕吧。”
“这样的话,公司的损失就有点大了……”卢志威挣扎道。
齐政轻声道:“这样的损失,公司还是能够承受的。怕就怕在,损失还在进一步加大。”
卢志威被说服了。主要也是目前的形势确实不太乐观,齐政说的很有可能会变为现实。
看着卢志威离开去安排的身影,齐政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