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页

只有少数消息灵通人士,才会将目光投向嘉谷——那是引起波澜的源头。

分公司会议室内,齐政靠在转椅上,战略部的丁显正用一贯冷静的语调,为大家汇报这段时间的行业波涛。

“太好了,‘去库存’终于不再停留在象征意义了,调整农业结构的利好政策终于有望了。”谢开济听闻农村工作会议的指导性发言,不禁击掌叫好。

但丁显脸上没多少高兴,淡淡道:“不能高兴太早。事实上,各方关于‘去库存’的呼吁,就从未停歇。但要想让粮食政策市场主导地位变动,重构粮食价格市场机制,不是开一两个会议就能解决的。”

齐政缓缓点头。

实话实说,也不知道是嘉谷的农业产业集群计划吸引力太大,还是豫省对兼顾保证粮食产出和经济发展的渴望太强,豫省闹出的动静已经超乎了齐政的预料。

体系内水深无比,齐政对此不欲多说,转而问道:“产业集群的统筹规划进行得怎么样了?”

丁显眨眨眼,却是推出了一个年轻人。

“这是顾维钧,豫省农业产业集群的计划最早也是由他制定出目标和发展重点的,不妨由他来说吧。”

齐政将目光转向一位二十七八岁,头发凌乱,身材瘦弱,带着厚厚眼睛的年轻人。

这位与历史名人同名的年轻人,别看一副连打了几天几夜电脑游戏的超级玩家的模样,但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

看得出来,丁显很器重这位天才。齐政也知道他,毕竟战略部好几份重要的文件上,署名都是顾维钧。

他是学数学出身,但在嘉谷战略部,他是一个“计划经济设计师”的角色定位。

像豫省产业集群这样的大型工程,不是随便拉出来一个人,想设计就能设计出来的。它需要真正的天才,经过长期的系统训练,而且有天赋和适宜的机会的情况下,才能锻炼出这种本领。好的设计师和不好的设计师之间的水平差距,可能造成十数亿元的成本差。

顾维钧在齐政的打量下有些紧张,抓抓头发说道:“老板,豫省方面对于产业集群规划还是很积极的。明显可以看得出来,豫省方面更不愿意看到每年有超过一半的粮食囤积在仓库,而无法进入加工流通环节……”

在座几人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