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差不多20分钟下载完附件,解压后,里面有一篇关于协议的技术文档。
苏远山对互联网协议并不熟悉,只是能确定隧道协议应该不是t——他记忆中,t似乎是微软牵头搞的,但后来因为加密性能太差逐渐被抛弃,从而转向l2t和isec。
按照文档说明,这个暂时命名为dt(dee tunnelg rotol深度隧道协议),理论上比t更高级一点——因为潘多拉实验室那帮人还是很注重互联网通讯加密的。特别是他们知道,远芯这边需要时刻和海外的关联企业进行联系,保密通讯尤为重要。
然后从运用上看,这属于典型的aess vn——从客户端连接到网关的模式。
连上vn主机,苏远山又打开附件文档中的一个小巧的网络文件查看程序,“漫长”的等待后,刷出了一个名为“welle to andora”的文件。
紧接着苏远山又尝试了一下其他操作,包括新建文件夹,新建文件,修改文件等等……
“再搞个文件传输功能,这不就是网盘客户端么?再搞个操作系统……那就是云主机了。再加个公网代理就是翻墙的梯子……”苏远山呵呵一笑,打开e,开始和席小丁聊起了使用感受。
毫无疑问,这玩意现在出现还是超前了一点,科技园那边倒是已经在申请光纤接入,但架不住整个骨干网都慢以及个人终端的56k小水管……
“我倒是觉得可以往西边推一下,你不是和盖茨关系好么?看能不能把协议捆绑进下一代操作系统里。”席小丁也认同苏远山的观点,这东西确实太受基础网络的限制了。就不说adsl那种远景目标,最起码得isnd才行。
“嗯,你先跟陈浩明师兄说一说,我这边也和微软那边联系一下。这种网络协议,越早确定标准越好。要是盖茨不干,我们直接开源挂在lux社区去,看盖茨大爷急不急。”
“那他肯定着急,听说啊——我只是听说,他们的下一代操作系统是具有革命性的。但内核似乎不怎么稳定,现在正在吭哧吭哧地改bug呢。dt协议摆明了是适用于远程办公的,他要再拒绝,那不是把企业用户往lux和cssic ac os(苹果os之前的系列名字)赶么?”
苏远山听了便是一愣。
席总可以啊……居然这种小道消息都能打听到?
不过他马上也就释然了,微软为了搞s95,可是找了好几千人来测试的……这些人里,总是有些人会透露点口风的。就算不透露细节,透露点吐槽那太正常不过了。
……
接下来的几天,除了“讨债”之外,苏远山都在首都进行各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