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页

在刻蚀机、光刻机进入纳米领域之前,想要搞出有意义碳基元器件,那就是做梦。

不过苏远山也没有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因为这玩意除了设备到位,还需要大量的理论来支持,光是这一点,就足够他俩喝一壶了——而技术,就是在不断追求各种不可能、找寻各种解决办法中获得的突破。

“我打算后天回特区,这边团队你安排一下。如果能够在我回去之前确定团队人选,我还可以帮你给他们打一下气。”苏远山看了一眼时间,准备告辞前往晶圆厂那边去看一眼——一下子帮远芯搞定了三大芯片的工艺,这无论如何都该值得他亲自去鼓励一番。

而且随着lc颗粒的提前面世,苏远山隐约感觉,半导体的周期,或许会因为此而改变了。

——在历史上,接下来的两年将会是半导体市场最热的两年。原因很简单,因为95的出现拉动的需求,因为互联网的热。

然后随着爆发期结束,过剩的产能便会瞬间压垮那些盲目扩张的、专注存储设备——准确地说是内存芯片的晶圆厂。然后三星最大的一次逆周期投资成功,开始在半导体领域中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坦白说,这种极有可能改变的未来,让苏远山心中有点慌。

在他的计划中,当半导体寒冬来临之时,便是他抽出互联网的热钱,张开爪牙逆周期投资之时,在打出个漂亮仗之后,又即将迎来新世纪初的互联网寒冬——届时他再逆流而上,一举吃下那些有潜力的互联网企业,完成最终布局。

现在看来……lc极有可能改变半导体行业,特别是晶圆厂的格局。

所以他十分有必要去向半导体行业的老油条张汝金博士取一下经。

“嗯,那明天下午我安排个会议,你到时候参加一下。”

“好。”

……

晶圆厂离科技园就只隔了一道围墙,这道围墙还是为了避免给人造成误会而特意修的——既然是特意修的,那么就只有象征意义而没用实际意义了。

大门开得很大,两边都象征性地站着两个保安。对于有工牌的,保安几乎是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行了。没工牌的,也只是简单地登个记便可以通过。

“苏远山,文晓倩。”保安老老实实地写下苏远山的名字后摁下遥控按钮,伸缩门便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