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页

“好的。”甘小雨一头清爽的短发,冲着有些拘束的姜超和文莱顿一笑:“二位,你们今后要接触到的是半导体行业的明日之星,要有思想准备哦。”

“我们是直接去实验室吗?”姜超和文莱顿对视了一眼,他之前和这位来自牛津的学霸聊过几句,很是佩服这家伙为了报苏远山的博士,直接三个月便掌握了中文的听说能力。

“不,先带你们兜兜风,远芯很大的,免得你们今后迷路。”

见三人一边聊天一边走出办公室,苏远山只是笑了笑,随即便继续沉浸在工作中。

片刻后,右下角弹出李明柳的讯息。

第828章 正面对抗

“ci-e总线遇到点麻烦,tel宣称他们推出的3gio标准拥有同样的技术,并且拒绝与我们进行合作与对话。”

李明柳发来的短短一句话猛地把苏远山的思绪拉了回去。

早在四、五年前,远芯为了突破固态硬盘的传输速率,设计完成了3播放器的罗鸣就“天才”一般提出了第三代io接口。当时苏远山给他的建议是一步一步的走,从串行ata着手,一步一步慢慢来。

后面老罗也听进去了,并借着此前b总线规则所带来关系,很快就获得了各方的支持,甚至连tel也都很合作,且有“咱们想到一块去了”的意思在里面,同时还提供了不少的技术支持。

那段时间,毫无疑问是远芯处理器部门的对外“交际”最辉煌的时候,说一句朋友遍天下也毫不为过。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远芯腾龙处理器,虽然名字起得很有寓意,感觉马上就要起飞。但实际上,无论是市场影响力还是实力,都无法对tel造成半点影响。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tel还很乐意看到远芯把精力投入在x86架构的框架下提供各种“免费”总线标准和技术的行为。

毕竟,提出一条新的总线标准是需要技术和时间投入的。

当然,tel并不是出不起这个人力物力,也不会因为远芯提出了b和sata就停止了对硬件系统和标准的投入。但如果远芯把精力和技术过多地投入进这种回报率极低的领域,那处理器方面的差距自然就越来越大了。

在sata成功后,罗鸣便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开始了他那关于第三代io接口的伟大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