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页

叶九也不多问,看了眼门口的牌子,径直上三楼。

看着脚下已经露出斑驳水泥地面原色的楼梯,叶九断定,这栋楼最少也得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了。

考虑到江口的“发展史”,这应该是最早建起来的那一部分“新式建筑”,在十年前,应该还是很“高档”的。

十年就落后成这样,只能说,江口的发展实在太快。

江口速度,真不是说着好玩的。

在三楼,叶九终于见到了这个招待所的“大堂”。

如你所料,一张小小的吧台,安置在三楼楼道的角落里,就是接待处。

叶九掏出了身份证。

这张身份证上记载得很清楚,叶警官来自平安市大华机械厂。当兵之前,叶九的户籍在大华厂,现在当了副大队长,身份证也还没来得及换。

厂矿子弟!

目前来看,这个身份倒是蛮合适的。

这些年,有太多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跑到江口这边来打拼了。其中能够成功立足,并且过上像模像样生活的,始终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和这个灯红酒绿的大都市无缘。哪怕在江口工作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最终都只能黯然踏上归乡的路途。

另外还有更少数的人,却就此沉沦,走上了邪路。

前台接待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大姐,一看叶九的身份证,眼里就飞快闪过一抹鄙视之意。

这也是“大都市人”的通病了,总觉得除了自己所在的城市,其他所有地方都是乡下,从那些地方过来的人,无一例外,都是乡巴佬。

其实看她的气质,她肯定也是从外地过来打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