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页

三个小组相互间距离为三十米多一点,既能火力接应,又能拉开阵型。

根据不同分工,每个小组在装备层面上均有侧重,譬如火力掩护组中往往不只一条枪,三名战斗成员均有配枪。

后备组中的机甲战士往往是重装防御型,以便突击组出现状况后可以随时顶上应急。

每个战斗队的指挥官又被称为小队长。小队长通常由视力极好,且有一定的危机感知能力的枪械师担任。

在小队突进时,队长的站位是在三个小组的中间,紧随在突击组背后,与另外两个小组稍微拉开二十到三十米的距离。

队长的任务并不轻松,既要利用手中枪械的火力支援突击组,又要随时观察战场,对所有小组下达命令,还要关注上级命令,及时响应,做出战术调整。

每一个战斗小队的成员共计10人。

在大范围推进战线时,每三个战斗小队则又组成一个战斗中队。

算上中队长与灵活配备的两名爆破师,每个战斗中队的成员共计33人。

任重模仿了记忆中的“三三制”,但又根据源星的特殊情况做了些优化。

这也算是他的一次科学实验,试试看成团训练会否引起“网”的警惕。

但他认为这概率不大。

在上条时间线里,星火资源搬迁时氛围格外剑拔弩张,杨炳忠曾从外部聘请过百人狩猎团担任护卫工作。

那个狩猎团的团长是一名荒人。

团队与小队的战斗模式当然会有本质区别,训练方法自然也不同。

如今任重也有实力建立团队,他本人也有高智商人设,自行摸索出个团队战斗模式,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