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完成这一切,最快也需要三十年时间。
与此同时,鞠清濛和霍东华已经发现了刘安提前做的准备,掐断了舰队到附近的气态星球轻松收集材料的希望。所以屠龙院才给出这三十年的时间表,却又比索斯盖特估算的时间少了十年。
原因正在于当初舰队引爆c1915星后,出于任重勤俭持家的习惯,舰队提前采集到了不少核聚变原料。
虽然由于绕远路以及其他远航途中的需求,舰队在耗尽储备电池后,已经消耗了不少核聚变原料,但目前还剩下一部分。
任重看过报告后,觉得确实可行。
但他对三十年这个时间意见很大。
没人知道白蚁的习性,任重凭着直觉与预知能力判定,恐怕等不到三十年就会发生某种他不太想看到的变化。
于是乎,任重提出新的构思,能不能对三相弹进行改造,在其爆炸部的上方安置一块以中子涂层为核心受力面的反射板,以期提高爆破点的海拔高度,让每颗炸弹都覆盖更多面积,减少聚变弹的用量,缩短准备时间。
屠龙院与科学院提出,虽然舰队内部有现成的中子涂层原料,但除了涂层之外,这块反射板本身还是需要尚在摸索中的帝国科技超合金,需要攻关。有可能实现,但没人敢打包票。
任重又问,先假定反射板已经实现,并达到可以反射超过35热能的水平,只用二十年的时间来收集原料,是否足够。
科学院和孙艾经过联合计算,很快给出反馈。
还是需要二十二年来收集原料。
但就在这个时候,位于源星的科学院在得知了新情况后,又一次提出新的构思。
他们可以对三相聚变弹的引爆方式进行改良,增加一个真空压缩环节,可以在消耗同等原料的情况下,将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提升40以上。
经过综合计算,如果源星科学院实现了新的引爆方式,材料的收集时间将会缩短至十八年。
十八年是一个保守数字,最好的结果是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