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船头站着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年,头戴白玉小冠,身着白色棉布直裾大袖衫,青色绦带左下系着一块美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

少年面如美玉,鼻梁高挺,唇红齿白,目似明星,真是好秀丽的人物。

大概是快到码头,少年兴致很高,从后面包裹里抽出一只竹笛,嘬唇试了试音,缓急有度地吹了一支曲子。

那悠扬的笛声,和着运河的水流声还有摇橹发出的吱嘎声,岸边浣洗的女人们,还有过往船只上的船工商客,都盯着那俊美少年,听得如痴如醉,世上竟然有这样俊秀如画上的人一样,还吹得这么动听的曲子。

忽的有人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起来,只听那精壮的汉子笑道:“二爷,这曲子叫啥名?真好听,让这两边的小姑娘,大媳妇都听傻了,哈哈!”

那老者啐道:“秦三,一天不口胡就皮痒痒啊,柳二爷也是你能调侃的。”

那白衣少年答道:“这首曲子叫《雨碎江南》,快到码头了,收拾一下东西,准备下船。”

两人忙点头答应,把篙和橹都还给船家,少年拱手对船家说道:“大叔,谢谢这一路的照应,后会有期!”

船家连忙作揖道:“柳二爷,您太客气了,能载着二爷到扬州是我们的福分,这都是我们行船人应该的,您三位慢走!”

三人下船登上码头,两边都是郁郁葱葱,杨柳轻拂,也有桃花、樱花、李花间隔其间,开得争奇斗艳。

少年说道:“李伯、秦三哥,前面不远应该就是天宁寺,我们过去瞧瞧。”

李伯姓李名汉时,秦关排行老三所以人称秦三,都应承着跟着少年继续朝前走。

天宁寺是千年古刹,香火旺盛,因方丈为人乐善好施,又喜欢清雅诗画,一些清贫的文人墨客常寄居庙里,倒也乐得逍遥,虽清苦而不馁,便摆些字画在寺庙外,任人挑选,挣得几个铜板又换得黄酒喝了,到头来依然是一文不名。

三人一路行来,看到一个四十来岁,身着灰蓝色襕衫,头戴方巾,秀才模样得人,他的摊子案桌前挂着两张纸,用镇纸压着,左边那上写道:幅六两,半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一吊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