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

黛玉说道:“《三国演义》倒是看过,我并不太喜欢。《梁祝》是什么书,家里未曾见过。”

濯清心想:这民间故事也许还不成书,只是口头传说而已。这情啊爱啊,也没人敢讲给自己家姑娘听。

濯清遂把梁祝的故事娓娓道来,黛玉听了梁祝二人化蝶后,不禁流泪不已。

濯清说道:“上次我弹得曲子化蝶便是高人所作,十八相送也是根据这个故事片段改编而来。”

黛玉轻笑道:“既然这个故事这样优美凄婉,不若哥哥根据故事情节,用元曲编写出来。反正你不是最喜欢杜撰的。”

濯清苦笑道:“我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黛玉捂嘴笑道:“这故事有点不可信之处就是,为啥同学三载,梁山伯竟然不知道祝英台是女儿身?莫非梁山伯也是老实人?”

濯清不禁脸一红,倒稍露妩媚之态来,摸摸额头说道:“西晋,都以白为美,男子也多以粉敷面,梁祝二人年龄尚幼,都是长发飘飘,都是衫袍大袖,没发现也是有可能的。”

黛玉一本正经说道:“也是,同学半载,我竟也未发现哥哥竟然是女儿身。”

说得雪雁、香菱等丫头都笑了。

濯清只得扯开话题道:“观《三国演义》,人人都说诸葛孔明,智多近乎妖。我却不以为然,吾独尚司马懿。诸葛丞相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可嘉。然上位者事事都管,处处专权。那下属必人浮于事,或无所事事。以至于丞相累死,蜀汉后继无人。”

濯清喝了口茶,又说道:“反观司马懿,提拔重用年轻人,钟会、邓艾、司马师、司马昭都是人中豪杰。谁又能说司马不如诸葛乎?”

濯清调转话题又道:“我观姑父,最近身体大不如前。还望妹妹把我今日之故事,说与他听。姑父前科探花,必能明白你我之良苦用心。”

黛玉心下感动,说道:“原来哥哥看书,才是真正读懂读通了,真大才也!”

濯清摆手谦虚道:“姑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已。我不过旁观者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