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

濯清让管家把人带进来,只见进来那人是个十几岁的少年,瘦弱矮小,穿的是普通布衣。

濯清也觉得眼熟,那少年见到濯清就跪倒:“王爷,我是张公公的干儿子张顺,干爹让我捎封信给你。”

濯清想起来了,原来是在金陵的时候见过张顺几次,只是印象不深。

濯清打开信:皇上把此次随扈的三千龙禁尉分成左右两卫,左卫仍由戴权带领,右卫由老奴指挥。皇上命王爷,如发现戴权有不轨,可先斩后奏!

信封里还有一封密旨,就是给予濯清临机决断之权。

濯清让王管家好生招待张顺,等他们退下,濯清把信笺递给李鸿远。

李鸿远看过信笺后,对濯清说道:“皇上对你还是信任有加,你担子不轻,不过也不要有太多心理负担。”

濯清点头道:“南安郡王之所以急着南征,未必没有躲祸的想法,不想卷入这龙争虎斗里来。”

李鸿远分析道:“倭患平定多年,东平郡王在军中早没了多大影响力,西宁郡王还在边关镇守,紧盯吐蕃、准葛尔。你一直是皇上的人,义忠郡王能争取的只剩下南安郡王。”

“你们不吃饭吗?让孩子边吃边聊也好啊?”这时候姑母柳慧进来嗔怪道。

李鸿远也只好作罢,酒席上两人又商量紧急联络方法后,濯清才去休息。

在大同休整停留几日,贾珍也来拜访濯清,并送上不少贺礼,恭贺濯清来草原迎亲。

濯清看贾珍是两脚发飘,脸色发青,眼里布满血丝。果然大同婆姨名不虚传,‘二八娇娘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贾珍陪笑道:“赖蕃郡余祯,荫生辈才有今日之职,犬子不久前曾来信,他在江南亦是逍遥自在。”

濯清笑道:“珍大哥不必太客气,都是自己人。都中宁国府我也会照应一二,你安心戍边就是。”

贾珍哈哈一笑:“大同乃是边镇中最繁华所在,没有王爷提携,哪有我今日。我认识不少大同婆姨,要不要给王爷介绍几个上等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