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清吐血,把皇上和夏守忠都吓了一跳,皇上忙命小太监去找太医,又让夏守忠扶濯清去歇息。
濯清吐血,倒让皇帝原本对濯清的忌惮猜忌,淡了几分,看来濯清是个重情义的人。
夏守忠询问濯清感觉如何,濯清摇头道:“没事的,不相干的,这是急火攻心,血不归经。我休息会就好了。”
濯清吐血后,反而觉得人轻松了些,也没有那么伤心难过了。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太上皇也不例外。
第一百五十二章 文武睿哲仁皇帝
太上皇的丧礼,由礼部、龙禁尉和内务府共同办理,鸿胪寺协办。
首先,由礼部尚书武襄主持,太子胤弘、和亲王胤昼、忠顺亲王、九省都检点王子腾、京营节度使李鸿远、濯清为首的四王等朝廷重臣均在列,第一项议定大行皇帝(太上皇)的庙号和谥号。
皇上先开了口:“太上皇功盖寰宇,平定三藩,收回大员,剿灭准葛尔,击败罗刹国。所以诸位臣工,要好好议定!”
庙号的议定非常顺利,本朝前两位皇帝为“太祖”、“太宗”,太上皇则为“圣祖”。
议定谥号就出现了争执,众大臣各抒己见,这个觉得“文武睿哲”好,那个觉得“功德大成”好,也有觉得“合天弘运”更适合,大家各不相让。
皇上问濯清:“水爱卿,觉得用哪个谥号好?”
濯清说道:“太上皇一生以仁爱治天下,臣觉得仁皇帝挺好!”
皇上点头,看着群臣争得面红耳赤,又对濯清说道:“众卿都争执不下,仁皇帝太过简单,不足以彰显大行皇帝的文治武功,你再想一个谥号,这本就是你鸿胪寺卿的职责。”
濯清又听了听群臣的意见,对皇上说道:“既然群臣都觉得大行皇帝的贤明圣达,文治武功,堪比尧舜禹汤,那干脆把群臣的意见合起来,臣请议定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