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定邦见张广茂看完,接着递给他第三份报告。
这份报告是对上一份报告的补充。为了证明自己并非一派胡言,肖定邦的师父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实验研究,用真实的实验数据来说话。
张广茂看着各项实验数据,脸上露出了赞许之色。他身为油田的一把手,不可能对每个部门的人都熟悉,比如说肖定邦的师父,张广茂就不认得。他在对肖定邦的师父的工作态度暗暗赞许之余,对老高等人也升起了厌恶之心。
张广茂能够爬升到如今的职位,本身的工作能力自然毋庸置疑。他要是没有能力,上头也不可能让他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
张广茂最欣赏的是那种干实事的人,常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家企业要想获得进步,真正依靠的是实干精神,那些整天拍马屁、或者人浮于事的家伙不仅不能帮助企业获得进步,还会败坏企业的风气,会严重的拖企业的后腿。
跟这两类人相比,更加可恶的是第三类人。
这类人身处高位,却没有符合自己职位的能力,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去决定某件事情。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高位,所以一旦他们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对于企业造成的伤害会更加巨大。
这不是没有先例的,例子还非常多。就好比亚洲机械厂的前身,那位陈厂长就是这类人。一家好好的工厂,最终被他一个人给彻底搞垮掉了。
在张广茂看来,老高等人就属于第三类人。
第0669章 采油机车间
这几个家伙全都在油田的重要技术部门担任要职,当哈里伯顿的采油机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连调查都没有去做,就武断的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当其他技术员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他们仍然极其武断的进行否定,并且还使用了“一派胡言”这样的否定词语,可谓是十分嚣张跋扈。
这不仅仅是不负责任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其他人的一种侮辱,性质可谓十分恶劣。
张广茂看了看报告提交者的名字,然后扭头问道:“高所长,你刚才说并未打击报复周忠言,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把他调去看大门呢?”
老高一看就知道张广茂已经对自己心怀不满,他赶忙解释:“主要是因为他年纪大了,不太适合继续在第一线的科研岗位任职。”
张广茂看向肖定邦:“小肖,你师父今年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