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牛小强的欣赏和栽培,沃森给牛小强寄过不少跟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前沿书籍,其中就包括量子学书籍,因此牛小强对于量子学并不陌生。
老师的惊奇之色变成了期待:“你能不能从量子学的角度阐述一下信息这个概念?”
牛小强微微点头:“当然可以,在我看来,信息具有不可描述性,这是因为任何描述信息的行为,本身也会增加新的信息,其中的变量是始终都存在的,这跟量子学中的一个著名的论点——《薛定谔的猫》十分相似,薛定谔的猫是站在宏观的角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效应,其本质是说任何事情都存在不确定性,无法用人类正常的逻辑思维去进行解释,这跟信息的不可描述性的特质可谓是极其契合,由此可见信息学跟量子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的紧密,我们在探讨信息学理论的时候,不应该绕过量子学,两者结合起来才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这位老师听得一愣一愣的,好半天都没开口。
至于教室里的学生,说句不好听的话,很多人都没能听懂牛小强的意思呢。
牛小强刚才的这一番论述已经站在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普通的大学生因为知识的厚度不够,确实是难以理解。
整个教室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大家都用复杂的眼神看着牛小强,没有人再敢对他不服气了。
虽然学生们听不太懂牛小强的论述,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他心生敬畏。这帮人都有些功底,即便比不上牛小强,也比一般的同龄人要强得多,否则他们也不可能会被波士顿大学录取。
牛小强的论述听起来就很高端,不管他的观点是否正确,都已经从侧面证明了他本身的学识厚度非常惊人。
身为波士顿大学的学生,你可以质疑其他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观点加以驳斥。但你不能因此否定一个人的学识。
学识这种东西是做不开了假的,不下苦功夫可不行,很显然,在座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可以跟牛小强在学识的厚度上一较高下。
老师沉思了好一会儿,似乎在咀嚼和体会牛小强的论调。过了约莫一分钟,这位老师才开口:“这位同学,你该不会是物理系的学生吧?”
美国的大学课堂十分开放,哪怕你不是这个学科的学生,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过来旁听。老师们对此不仅不会反对,反而还很支持。毕竟这可以增加学生们的知识宽度,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这位老师早就看出牛小强是个生面孔,刚才之所以没有指出来,是因为他很乐于看到其他学科的学生来旁听自己的课程。此刻发现牛小强对量子学如此精通,他很自然的就认为牛小强是物理系的学生。
老师只是想打听一下牛小强的个人情况,看看能不能把牛小强给拉到电子信息专业来。身为一名老师,谁不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牛小强这样出色的学生呢?
牛小强不太清楚这位老师的意图,还以为对方是在责怪他不应该跑到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室来砸场子呢。一看自己这个生面孔被老师认了出来,牛小强只能硬着头皮回答:“抱歉,我并不是物理系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