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为什么要站在外面听呢?”姚衣指了指防盗门,“想听的话,可以坐在教室里听啊,教室的门,难道不是为学生而敞开的吗?”

男生抬起头,又飞快地低下,难为情地说道:“我没交补习费。”

原来如此。

看他身上那套洗到褪色、打了补丁的校服,看他身后那个破旧的卡通书包,看他手里廉价的英语本和圆珠笔,无不显示着一个事实:他的家庭条件不太好。

所以,到了上课的时间却不进教室,是因为他没有交补习费,不被允许进入教室。

自从教育产业化开始,教室的门不再为学生敞开,而为钞票敞开,这是令人心酸又无奈的事实。

但眼前的小男生不愿放弃,或许他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或许他真心热爱学习,即使掏不出补习费被拒之门外,仍然忍受着别人异样的眼光站在门边偷听。

难怪,难怪下午姚衣冲他招手时他跑上了三楼,可能那是他能想到的,挽留一丝自尊的唯一办法。

想到于咏梅说的“李校长说过不用管他”,姚衣默然无语。

李校长的做法并没有错,至少他没有驱赶不付费的学生。

道理讲起来有点冷血,但事实是,尚洋英语是以教学换取学费的商业机构,而不是无条件施舍的慈善机构。

在教室里多放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并非难事,可李校长不能让一个没有支付补习费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坐进教室,因为这是对付费客户的不公平,会引起家长们的反感和抵触,会让生意变得更难做。

毕竟,并非人人都有同情心,并非人人都愿意看见弱者无需付出代价也能享受与自己同等的待遇,哪怕他们知道弱者没有支付的能力。

“没关系,想听的话进去坐吧。”姚衣叹了一声,见男生一动不动,又说了句,“现在不是上课时间,我是在放学后留在教室里讲一些我愿意讲的内容,跟于老师、李校长他们无关,听我分享一些学习英语的经验,不需要交费,明白了吗?明白了就进去找个位置坐吧。”

视线触及英语本上的笔记后,男生不再犹豫,诚恳地道了声谢,跟着姚衣走进教室。

见男生进门,西瓜头朝他挥手:“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