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

不过,要引起共鸣光靠讲故事远远不够,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对演讲者的小故事感兴趣,所以还要观察并利用观众的情绪进行互动,许多人都认为观众听众几乎没有开口的机会,所以演讲和讲课不存在互动,这种想法错得离谱。

的确,观众和听众很少有用语言进行反馈的机会,但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也是一种反馈,及时关注这些反馈,再根据观众的反馈调整演讲内容和演讲方式,这是演讲者必备的技巧。

既然讲课和演讲一样是单向输出内容,那么演讲的技巧搬到课堂也同样实用。

此时“观众们”正处于亢奋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只会在意姚衣跟魏老师的冲突,不会在意姚衣要讲的内容,不论是跟他们一起起哄,还是一本正经地开始讲课,只要对他们的起哄作出反应,都是火上浇油。

因此,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不给任何反应,静静看着他们躁,等到那股劲头过去,他们自然会恢复安静。

经历了由动到静的状态转变,正是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候,这时再引导他们尚未完全平复的情绪,用某个现编的小故事让他们产生代入感或引发他们的探知欲,便能掌控课堂,让所有学生都认真听讲。

当然,以上是理想状况,而现实充满不确定因素,总是更加复杂。

比如此时,姚衣保持沉默注视台下已有一分钟,教室里大多数学生都不再出声,但还有一个男生仍在作怪,即使没人理会也不在意,自娱自乐一般,各种小动作层出不穷,时不时要说上一句“讲啊,快讲啊”。

每个班级都有那么一个或者几个刺头儿让老师倍感头疼,跟他讲道理他不听,打压他他会反抗,无视他他变本加厉,碰上这样的学生,好像没什么好办法。

但姚衣不会以普通老师的目光去看待学生,因此他有了一个很有灵性的想法:把热衷于用各种行为聚集目光的刺头,变成教学搭档。

第四十八章 法不轻传

姚衣虽没有从教的经验,但他也曾是学生,论年级,二十岁刚进大学校门的姚衣,只比台下这些学生高了一两届,他很清楚,刺头吸引学生注意的能力比老师强得多。

众所周知,讲相声多是一捧一逗,讲课也是一样,如果有个刺头能配合老师授课,不仅能调动氛围,还能牢牢抓住其他学生的注意力。

至于怎么让刺头配合自己?那就得靠语言的艺术了。

“毕竟是第一次站上讲台,我需要认真思考一番才敢开口,嗯,我看大家都准备好了,我也思考得差不多了,那么,我们开始吧。”

姚衣微微一笑,伸手指向疑似多动症患者的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