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

白易点头赞道:“是啊,初看普通,可细看又令人拍案。最重要的是,它太适合小儿学习了。这才是真正适合儿童的诗啊!”

《咏鹅》是前世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小时候的作品。

这首千古流传的小诗,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但在艺术造诣上,却堪称一绝。

在这首小诗中,小骆宾王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拟人的手法,把鹅的叫声说成是在唱歌。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绿水”、“红掌”、“清波”交相辉映。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小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小诗人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小诗人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动的语文老师

李清,今年30岁,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这天,学校的一间教师办公室里,李清和另外几名语文老师正在探讨交流教学心得。

尽管学校已经放假了,但老师们偶尔也会回到学校相互交流一番。

“刚刚向老师说到古诗问题,我也想说两句。现在,古诗只有在四年纪以上的课本上才有。你们说为何就没有那种适合七、八岁,甚至更小一点的孩子的古诗呢?”

“这个的确是没有。虽说古诗多如繁星,经典的亦有不少。但适合少儿的却不多,经典的基本没有。”

“嗯,两位老师说的对。其实国家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所以才会在每年放暑假的时候,举办一期‘儿童类诗文大赛’。就是希望现在这些诗人或是诗词爱好者,能够创作出一些优秀的适合少儿的古诗。”

“只是可惜每届比赛固然会出现许多古诗,但优秀的古诗太少。更别说适合少儿的优秀古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