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的《咏柳》以比对方高出近2000票成绩,赢得了这次挑战的胜利。《咏柳》自然出现在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原来属于莫白《咏柳》的得票数,也转移到李凡的这首《咏柳》上。而莫白的《咏柳》呢,得票数变为0,和李凡的那首《插秧偈》作伴去了。
当然,无论是《插秧偈》,还是莫白的《咏柳》。本身都是优秀作品,即便是现在沉入诗海底部。依旧还会被部分网友注意到,也会慢慢再获得一些投票,只是进入前100的机会不大了。
现在,排名第一的作品依然叫《咏柳》,只是作者变成了李凡。一些错过了这次挑战的网友们见了,只怕还会以为网站出故障了呢,怎么把排名第一的作品的作者名字都搞错了。
……
第一百六十六章 这还真是缘分
李凡的《咏柳》成功夺回第一的位置后,大赛诗词赏析频道上,也及时给出了对这首诗的赏析。
《咏柳》,作者:李凡。赏析:柳元。
“‘碧玉妆成一树高’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少女。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词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自古就有‘小家碧玉’一说,诗人通过‘碧玉’一词,巧妙的将柳树和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联系起来。少女穿一身嫩绿衣裳,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紧接着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少女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丝织裙带。我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贵族,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三、四句一问一答。这些婀娜多姿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哦,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来的。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烘托无限的美感。
全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浅显易懂,又华美异常,实为一篇难得的佳作。”
这篇赏析文章一出来,网友们争口相传。部分网友看到这篇赏析文章后,才注意到排名第一的《咏柳》,原来已经换了新妆。
“啊!居然错过了一场这么有意思的k,可惜,太可惜了啊!”
“的确是可惜啊!看到赏析后才发现,原来《咏柳》已经变成人家李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