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年间的釉里红瓷,一般都能拍到几十万,上百万人民币的价格,甚至几百万也不是没有。

粉彩瓷就更不用说,几个亿的都有。要知道,现在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除了元青花,就是粉彩瓷了。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是目前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保持者,八亿多港元,牢牢把第一锁住。

然后,就是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55亿人民币,同样让海内外所震惊。

眼前的这件双联瓶,釉里红和粉彩瓷结合,起拍价才五千美元,真不知道举办方是怎么想的。

拍卖师啰里啰嗦了一会,终于进入正题,竞拍开始。

然而,很尴尬,过了好几秒钟,才终于有一个人给面子地加了一千美元。

“六千美元!”

拍卖师很无奈,早就有预感,这件瓷器不是大家的审美观,恐怕不好拍卖,但情况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糟糕,竟然差点就要流拍。

胡杨有点看不下去,喊价:“一万。”

拍卖师稍微有点劲头,打起精神:“一万,那位先生出价一万美元,还有更高的吗?一万美元第一次……”

本来,拍卖师是准备快刀斩乱麻,尽快将这件东西处理给胡杨的。

就在这时,坐在前面的贵宾也有人举手:“五万美元!”

啊?

这是什么鬼?

好像情节的发展出现了转折呀!很多人吃惊地看向那个举手报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