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页

在我国有一种传统的说法,认为毛笔是秦时蒙恬创造的,蒙恬可能对于毛笔的制作有所改进,但怎样改进的也没有记载。

毛笔的构造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两部分,一是笔豪,而是笔杆。

笔豪的材料,有各种动物的毛,大比较常用的,也就那么几样,兔毛、狼毛等。

至于笔杆的材料,除竹管外,还有用陶瓷、象牙、犀角、玉石、紫檀木或花梨等制作的,无非表示贵重,与书写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

胡杨发现,这里还是以湖笔为主,也就是湖州生产的毛笔,从明清开始,湖州就是制笔的中心,很有名。

“这笔杆有点长呀!”华仔看着一根毛笔说道。

胡杨看了眼,说道:“那应该是仿魏晋以前的毛笔,笔杆都比较长。这和以前的书写习惯有关,或者由于那时还没有现在的高腿桌椅,写字的人是跪坐在席子上的。面前摆的矮几案,所以要悬肘书写,笔杆的要求自然也就要长一点。”

类同于我们现代使用的髙桌椅,其实在汉代便有了,只是到了唐代才开始正式的使用。有了高桌,人们坐在椅上写字,所以笔杆就不需要那么长了。

店老板有点意外,这个年轻人看似年纪不大,竟然了解其中的缘由,这非常难得。至少,胡杨的一番话让店老板高看了两眼。

胡杨又指着另外一支说道:“你们看这一支,这种风格是仿明的。明代制笔以尖、齐、圆、健为四要。要求笔头浑圆饱满,弹性适度。这种笔垂下时,自然收拢成锋,用起来挥洒自如。它是宣笔,宣笔和湖笔一样,都是古代的品牌货,名气大。”

店老板举起拇指:“小伙子,见识不赖呀!”

他告诉大家,自己店里的文房宝物,都是仿古的。这一点,他直接摊开说,没有隐瞒大家。也因此,得到了大家的好感。

胡杨从笔架上取下来一支,也是一支宣笔,笔杆的材料是仿古青铜,做得很别致。

不得不说,人家这里的东西虽然是仿古的,但仿得很用心,从这支笔就能看出,很有艺术感。

这时候,胡杨他们就看到陈水圆也跟着走进来。

看他一脸不怀好意的表情,华仔忍不住说道:“胡哥,那家伙不对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