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北魏陶俑?”胡杨似笑非笑地质问。
“咳咳!”老陈脸色稍微有点尴尬。
“假的吗?”华仔偷偷问胡杨,将声音压低。
老陈却听到了一些,翻白眼:“也不能说是假的啦!这是仿的,高仿!”
他看得出,胡杨是个厉害的角色,满不了人家,所以很光棍地说出来。
“在潘家园,北魏陶俑可是很出名的。”
“是吗?”
胡杨和大家讲了个事件,就发生在潘家园的真实事件,而且主角就是北魏陶俑,至今仍是文物界专家们最讳莫如深的痛。
九十年代初期,潘家园旧货市场上悄然出现了一批“北魏陶俑”这些外表斑驳的陶俑,很快引起了一些文物专家的关注。卖陶俑的摊主坦白地告诉专家,摊位上的这些陶俑是一些河南老乡,在家乡经济开发区施工时候挖出来的,眼前的陶俑还只是一小部分。
专家凭着多年的鉴定经验判定,这是一批珍贵的国家文物。为了更加保险,专家从潘家园买走了几个古陶俑,回去后与专业人士对它的真假作了进一步的鉴定,集体鉴定的最终结果,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件北魏时期的珍贵文物。
为了不让这些珍贵文物损毁散失,专家们建议向国家申请专项拨款,及时收购。
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出乎寻常地很快做出反应,拨出专款,派出专家,抢救性收购古玩市场上出现的北魏陶俑。
据说,当时首都的几个博物馆一起出手,打量收购市场上的北魏陶俑,花了不少钱。
这样的收购几乎是史无前例的:以往,我国大大小小的文博单位基本上不在地摊上收购文物,就算是平日里正常购买,在经费上也是慎之又慎、紧之又紧。此次几大国家级文博部门的收购行动如此迅速果断,足以见得这些陶俑的文物价值非比平常。
很多收藏玩家得知消息,也加入抢购,抢走了一部分。
可尽管如此,各大古玩市场上,涌出了大批量的北魏时期的陶俑,有增无减,引起了文物鉴定专家们的疑惑和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