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羸弱,进了保育箱。
这么特别的例子,去医院查当年的档案,应该顺利些。
…………
晚间,萧子华兜里的电话响了。
他看了看来电显示,是家里打来的。
“喂,妈,什么事儿?”
电话那头,是萧子华的妈妈:“你事情办完没有?”
“你把回来的日子说清楚,你爸等着选良辰吉日呢!”
迁坟要算好日子,有讲究的。
萧子华默了默:“等两天呗,我也不确定,人家领导没发话呢。”
“你这孩子,领导不发话你不会催啊?”
“现在是他们求着咱们迁坟交地!”
“真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非要接这个活,干嘛呢!”
萧子华的妈妈,在电话那头唠叨不停:
“你住呢儿?带的衣服够不够?吃饭的时候主意卫生!”
“啪!”
萧子华将电话挂了。
一起坐下吃饭的萧少东,问:“谁的电话?”
“我妈的!”萧子华笑:“她让我给您和婶婶问声好。”
萧少东老婆咧嘴笑:“你妈就是客气,上过学的文化人,就是不一样。”
萧子华奶奶,认读书。
她老人家咬着牙供出萧少延,挑的女婿和媳妇,都是读书人。
所以他们家发达后,村里掀起读书潮,每家都供学生上学。
萧少东家里,也有在外吃皇粮的孩子,当然不如萧子华他们家,但是已经知足。
所以萧少东媳妇,特别稀罕萧子华一家人。
“子华,别着急迁坟,多住几天。”
萧子华笑一笑:“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