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御前会议一

明朝初定时,上朝大小官员,不分文武混在一起,十分混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洪武二十四年开始,规定了将军先入。次近侍官员,次公侯驸马伯,次五府六部,又次应天府及在京杂职官员的顺序。

到了天顺元年(1457年),因侍卫和朝官们又经常发生拥挤,于是又另行规定,待到第三通鼓响,先开两门,放官军旗校先入摆列,百官则在掖门前按照次序排队,等到鸣钟之后再开门入内。

锦衣卫大汉将军高声喊道:“官军旗校,整理队列。”

这时候,需要今日在朝会中作为仪仗队的大汉将军,就必须排好队列,等待进入午门。

随后不久,第三通鼓响。官军开始列队进入午门。

受到优待,在端门后面值房内,喝茶休息的内阁阁老、大学士、勋贵、宗室皇亲、翰林学士。此时才整理朝服和仪容,好整以暇的依次来到午门前排班站列等待入紫禁城。

这个时候,仪仗队已经先期开进了午门,提前到乾清门广场布防。他们即是天子的仪仗,同时也是天子的侍卫。负责保卫朝会的安全。

其他文武官员这个时候,还不能进入。要等午门上敲钟才能按照规定的次序,依次进入。

李标和钱龙锡在队列中等待,李标对兵部尚书李邦华说道:“这次去西北的,我们东林的人只有兵部侍郎一个三品官儿,其他的就是几个六品主事。如果陛下今日发起火来,你们可有准备好对策。”

李邦华说道:“我提前半个月就要求他们回来汇报工作,没说让他们就此离开西北战区。而是让他们回来汇报工作,毕竟他们去了一年了,也该把前方的情况反馈一下了。这是正常出差,陛下就是问起来,也挑不出毛病。”

钱龙锡说道:“那他们待不了几天,不是还得回去。”

李邦华说道:“大明的事情,哪有那么快办理完成的。拖着呗。”

钱龙锡点点头,说道:“看从前面反馈回来的信息,搞不好京营有全军覆没的风险。要是九原城破了,他们也就不用去了。你估计四万人守城,二十四万人攻城,能坚持多久。”

李邦华叹了口气,他心里是不希望定远伯失败的,他是东林里少数几个希望朝廷重整军备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