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甲骨文抢救计划

第二天开始,五城兵马司上街,开始查抄各个药铺的龙骨,按照市价全部买走。先囤积在皇城的赃罚库里,等京城的建奴退走,再交给杨凡。

圣旨同时也发到两京十八省,整个大明开始了龙骨收缴的模式。

这东西不是很值钱,属于廉价药材,各个医馆、药店犯不着抵制。而且用的也不多,基本都配合官差把龙骨交了上去。

各个地方的州府县衙门,也乐于干这个事情。他们又可上下其手,为个人捞取好处了。凑够一批装箱运往京城,也有费用可以贪墨。

他们其实并不是好逸恶劳,怠政懒政。前提是得有好处。只有你能弄到钱,他们会和打了鸡血一样有效率。

这些龙骨定远侯收到是当场付钱的,钱货两清。然后朝廷在和地方结账。他们查抄可不一定足额给钱。而且运输可以用公款。

杨凡估计,这一波的抢救,至少可以保住一大批刻有甲骨文的牛骨、龟骨可以保住。能为甲骨文增加更多的原始载体。

城里在大肆收购龙骨的同时,城外的战斗也十分激烈。

皇太极带着八旗五六万兵力,在帝都周围运动作战。蒙古人都被以台吉为单位,带着自己所属人马,向四周扩散,抄掠农村和乡镇。

至于汉军旗,本来有四万多人,现在几次硬仗都当了炮灰。现在汉军旗基本被打残了。

汉军旗还剩下一万人的火器部队,还有八千人的步兵。基本已经失去作战能力了。现在皇太极干脆让他们看大营去了。

把周围扫荡一遍,四面都没有肥肉了,皇太极决定打掉帝都在城墙外最大的据点--南苑。

关外三总兵的残部七万多人,住在这里。这段时间,他们修整了一个多月。但是很快形势继续恶化,崇祯御驾亲征失败,京营溃败。京营残部六万人,逃回了帝都城内。

紧跟着清军就莫名其妙的潜越蓟州天险,二十万人一路攻陷三河县城,绕过通州直抵京城城下,广渠门外到处都是建奴的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