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9、广渠门之战

哈图木图拔出腰刀,对着袁崇焕的头盔奋力劈砍而去。

袁崇焕此时的甲胄上,插满了箭矢,如果刺猬一般。只不过他的甲胄十分精良,只是扎在上面,没有穿透。里面还有一层牛皮软甲,挡住了箭头的锋锐。但也有少数刺穿几毫米,导致皮肤出血。

袁崇焕的左边是周文郁,右边是袁升。

周文郁其实是个文官,袁升眼看沉重的大刀奔着袁崇焕的头盔砍来。赶紧举刀迎了上去。

当啷一声巨响,两把大刀都是一震,刀刃处冒出一串火花。如果袁升没有挡住这一刀,袁崇焕就脑袋开花了。根本没有后面的事情了。

如果,这一刀砍的实了,袁崇焕就成了为国因公殉职的功臣了。华夏的事情就是这样,事儿都是跟着人走的。如果袁崇焕不在了,还是抵抗清军在帝都城门前阵亡的,崇祯不仅不会再查他,把他翻个底儿掉。还要下旨意抚恤、慰问、追封官职和荣誉职衔。

袁升虽然救了他,可是半年后袁崇焕身败名裂,半生的奋斗全部化为乌有,留下的只是各种争议和谩骂。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恰好此时,祖大寿击溃了五百蒙古兵,直奔白甲兵的侧翼冲击而去。双方混战半个时辰,清军消耗也非常大。此时遭到夹击,便抵挡不住,溃败而去。

明军立刻咬住追杀,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越战越勇,此时关宁军也从一开始被白甲兵压着打的状态脱离出来。他们一开始对白甲兵是害怕的,此时打了半个时辰,恐惧之心渐去,越来越发挥出战斗力。

这时候,清兵人少的问题就显露出来。蒙古兵崩溃后,他们只剩下千人左右,无法抵挡明军。直接被祖大寿的侧击打崩了。一时间,全军溃退。

关宁军此时逆风翻盘,勇气大增。他们这些人顺风仗神勇无比,逆战则极容易溃散。这也是杨凡觉得他们不行的原因。一支不能处于逆境战斗的军队,是没有多大价值的。

他们追敌于运河边。此时已是初春,河面结冰已经不结实了,有的地方甚至开河了。而金兵急于渡河逃命、拥挤而上,不料冰层崩塌,士兵纷纷落水,很多淹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