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先生离去,一旁的另一位少年笑嘻嘻地说道。

王希孟伸了伸懒腰,又趴在低矮的画桌上,嘟囔道:“春困秋乏,时令也!如此大好春光,不睡岂不可惜?”

“哈哈,谬论,谬论!”身边的几个少年一起哄笑了起来。

这里是北宋宣和年间的国子监画学。

国子监画学位于一片雄伟连绵的建筑之中,雕梁画栋,碧瓦朱檐,掩映在青松翠柏之间,与四周满眼的青翠相映成趣,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此刻,哄笑的少年们并没有发现,在画学外的一株落满粉色花瓣的桃花树下,北宋的皇帝、翰林图画院院长宋徽宗赵佶正背着双手,一脸笑意地看着画学学堂里发生的一切。

在他的身后,则是已官拜太师的蔡京,一脸恭敬地站在赵佶的身后。

“这一批画学生,已学满三年,也不知究竟有几人能考入翰林图画院?”看了一会儿,赵佶忽然低声开口道。

蔡京跟在宋徽宗赵佶身边已久,自然知道官家的脾性,之前不过是自言自语,并不用他来回答。

果然,停了一会儿,赵佶又道:“此次翰林图画院科考,太师可有何好题?”

国子监画学的培养目的就是向翰林图画院供给最低等级的画家,即画学生。经过翰林图画院的历练,画学生将逐渐被培养成画艺渊博、实力超群的御用画家。

因此,升入翰林图画院是每一个国子监画学生徒的梦想,并以此成为“天子门生”。

蔡京闻言,立刻躬了躬身,想了片刻,才笑道:“臣只擅书法,于绘画一道并无甚见解。倒是官家书画双绝,令臣等敬佩万分,想必这次翰林图画院科考之题,官家心中早有计较。”

赵佶呵呵笑道,并未再说什么。

心里却是有些满意,和蔡太师聊天就是舒服,总是能听到想听的话,不错,不错。

英国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而宋徽宗赵佶,不爱江山,爱美人,但他更爱“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