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2页

“这算是给文物修复行业打打鸡血?”

“算是吧。”

“哟,没想到你这么伟大,这是想当圣人啊?”

“赵老师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我从来没这么想过,做这些事只是顺势而为。苏轼说过,当圣人太累。我可不想活得那么累,自己开开心心,又能顺便拉其他人一把,那就最好了。”

“……”

两个人靠在古陶瓷修复中心门外的走廊窗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实际上,向南和赵子和之间虽然差着辈分,但这么多老师里面,他反而跟赵子和最能聊得上话,而且,赵子和的儿子跟向南还是高中同学,本能地就亲近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向南每次逢年过节都会到赵子和家里去探望一下,每次到金陵博物院也都会来这边找赵子和聊一聊的原因。

跟赵子和聊了一会儿,向南看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了,这才和赵子和道了别,下楼回到了古书画修复中心。

第1268章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古书画修复中心里面,孙福民已经结束了对那些年轻修复师们的指点,此时正和古书画修复中心的主任陶海峰两个人站在一处,商议着现场演示和采访事宜。

古书画修复中心门外,此刻人影幢幢,有扛着摄像机的,有拿着话筒的,也有脖子上挂着相机的……这些人全都是从各地赶来的电视台、报社的记者,就等着向南的出现。

向南刚一从楼上下来,那些记者们就发现了,纷纷围了上来,很快就将向南堵在了中间。只不过,还没有等他们开口说话,向南就抬起了双手,笑着说道:

“大家先不要着急,一会儿等产品演示结束后,我会留些时间给大家提问题的。对不住啊各位,我得先到里面去跟老师商量一点事情。”

记者们见状,都笑了笑,主动让开了路,让向南过去。

对于他们而言,只要向南愿意接受采访就ok了,时间早一点晚一点倒是无所谓,这一点耐心他们还是有的。

向南走进古书画修复中心里,孙福民和陶海峰就迎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