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认为水龙头、阀门只要做出来并且成本不比人家的高、质量不比人家的差,肯定不愁销路。
只不过“成本不比人家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不容易。
原本的轨迹,液压元件厂在八六年开始生产水龙头和阀门,质量倒是不差,可是成本居高不下。
那时的竞争对手多不胜数,太多乡办厂壮大了,他们用的是农民工,用不着管生老病死,有活儿干才给工资,还不是按月给,拖一年半载那是正常化。
乡办厂、村办厂都是新厂,当然没有退休职工,农民工都相当于干一天活儿拿一天钱的临时工,负担小多了。
积重难返的液压元件厂哪里比得过人家?
第二百零五章 劲头十足
液压元件厂生产水龙头和阀门一年多,最后变成了做得多亏得多,只能放弃。
其他单位发工资奖金,液压元件厂很特别,发水龙头和阀门抵工资。
八十年代中期,单单三水县不算上液压元件厂,就有阀门一厂到六厂六家厂子。
职工总数超过一千,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属于一呼而起一哄而散,到了两千年死得干干净净。
黄道舟沉思后道:“水龙头和阀门这东西我知道,液压元件厂做的产品比这东西复杂多了,肯定能够生产得出来。
我盯着车间里的工人,督促他们认真做,做出来的产品质量不会差,只不过成本是多少心里没底,能不能赚钱就更加不知道了。”
黄瀚道:“爸爸,你如果调去液压元件厂,首先要做的是深入基层了解具体情况。
二小有技术是个实在人,你让他介绍一些技术好、人品不坏、肯干的工人。
然后你打听出自来水厂阀门、水龙头的进价,多找几家产品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