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页

但是老百姓有出行需要,有拥有比自行车更加快捷交通工具的愿望。因此这个设计就应运而生了。”

“嗯!这个出发点很好。我们都看过了你的设计,一致公认可行、难度不太大。”

光说不练假把式,交大的团队和复旦大学团队跟黄瀚团队一番长谈后,人人喜不自胜。

因为他们不仅仅明确了研究方向,还都意识到了研究成果立刻能够转化成独一无二的产品推向市场。

黄瀚再三强调以后的电动车保有量将要媲美自行车的数量,这市场该有多大?

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的最高领导一致公认,能够参与研发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大产品幸甚至哉!

接下来谈合作相当顺利,因为“瀚洁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实力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领导都查询过了。

这还不是主题,关键是刚刚坐下来谈判,年轻得不像话的黄瀚就以最谦恭的态度开口了。

他态度很谦恭,但是语出惊人。

黄瀚道:“我们为了表达合作诚意,今天就有一千万人民币打入复旦大学账户。”

在场的领导们面面相觑,都有些不可置信。

然后黄瀚当场拿出一千万汇票交给华校长入账,这钱当然不是从“瀚洁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香港总部汇出。

而是“好猫集团”开出的支票。

黄瀚家现金流充沛,“好猫集团”开始生产没有形成销售时需要的资金高达五六千万,这些钱都是张芳芬拿出来的。

如今的“好猫集团”截然不同,可以用产销两旺来形容,不仅于此,代工业务也做得风生水起,资金回笼良好。

汇出一千万根本不是个事儿。

九十年代初全中国的企业超过百分之九十日子不好过,最大问题是资金紧张,融资成本太高还融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