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经历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书友就不会这么认为!
那是因为到了八十年代末,沪城的发展增速反而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有些书友又会觉得扯淡,难道沪城的发展还会不如内地省市?
发展速度是计算总产值增加的百分比,不是总额,这座城市体量大原本底子厚,增幅自然就小了。
故而在九零年春天,沪城大领导提出开发浦东的构想,得到了总设计师的肯定和支持。
沪城这才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从此后一飞冲天。
三水市发展得好,体现在方方面面,第一体现在城市卫生上。
经过五年努力,三水市城区已经建成了碧水绕老城的景观带,实现了历史和现代融合。
城区消灭了所有旱厕,每一个冲水公共厕所都有专人管理和打扫。
三水市财政谈不上宽裕,但是因为经济总量达到隔壁县市的二到四倍,故而财政资金水涨船高。
体育馆是承担“激情三水晚会”的场所,今年春天,市里为了解决阴雨天演出的大问题,特意进行了装修改造。
能够容纳八万人的体育馆太大了,不可能改造成为全室内,但是可以改造成坐北朝南的一部分看台可以遮风挡雨。
那里有重大体育赛事时是主席台的位置,“激情三水晚会”演出时是大舞台所在。
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太快,八八年抢购潮后就从商品短缺迈入商品过剩的时代。
那一年有不少工厂因为市场畸形火爆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谁知退潮后简直是一片狼藉。
盲目生产造成产品积压,货卖不出去,欠其他厂家的材料款当然没法给,故而三角债的危害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