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师傅,这水一个劲儿地往外流啊……”他说道。
柯绍辉唉声叹气,“没办法,这车是临时借过来的,没有合适的车,只能凑合着用。”
张子安凑近闻了闻,“柯师傅,这是什么水啊?闻着有点儿像是海水……”
“是海水。”柯绍辉点头。
他与张子安打过两次交道,在那两次事件里,他感觉张子安的见识很广,知道的东西比普通人多,尤其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冷门知识。
“来,你看。”
他向张子安一招手,自己率先踩着工程车后轮的轮胎,攀到车斗边缘。
张子安本来就是带着好奇过来攀谈的,于是也学他的样子,踩在轮胎望向车斗里面。
“真够味儿的……”
车斗上方腥味扑鼻,令他意外的是,车斗里面绿油油一片,竟然装的全是海藻。
海藻湿漉漉的,显然是刚从海里捞出来的,又细又密的藻叶特别能积蓄水分,怪不得一路滴水。
问题是,动用市政工程车辆拉海藻干什么?这东西有经济价值吗?
另外,这海藻是从哪来的?滨海市附近有这么多海藻么?
张子安心中疑问连连,但不知道是否方便询问。
柯绍辉倒是自己讲起来了。
原来,之前那个台风从遥远的南海海域生成,然后声势浩大一路北上,不仅裹挟了大量水汽,还从南方海域卷来了大片的海藻。
台风在滨海市登陆之后,能量慢慢消散,进入了贤者模式,而被台风卷来的海藻却留在了滨海市外海。
台风过后的这些日子,一直是风平浪静,风与洋流不给力,大片的海藻滞留外海,聚集不散,具体位置就在滨海市靠南的海域。
海藻就像密集的藤蔓一样互相勾结,占据了好大一片海面,远远望去像是一望无际的墨绿色地毯。
令人头疼的是,普通吨位的渔船或者渔政船,一旦驶入海藻区域,螺旋桨很快就被缠住了,然后船就困在里面动弹不得。
眼看休渔期就要结束了,渔民们得出海打渔啊,不然吃什么?
海藻封锁了渔港码头,渔船进不去也出不来,令渔政部门着急上火,不得不出此下策,把海藻捞上来然后一批批用车运走——这是杯水车薪的权宜之计,渔政部门和渔民没有傻到认为可以凭借微薄的人力对抗大自然,不可能把所有海藻用这种方式清除掉,但起码可以打开一条能让渔船勉强进出码头的通道。
真正能彻底清除海藻的,只有强劲的季风,但谁知道季风什么时候能吹起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节气已经越来越不靠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