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的住户都是老邻居了,一开始大家都帮衬着,照顾这一老一少的。可大人懂事,小孩子不懂事,又缺少了正确的引导,从大人嘴里听到的只字片语,到了小孩子的嘴里就成了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于是,就有了陆晨星爸爸是杀人犯,妈妈是神经病这个说法。

幼儿园的时候,有个小朋友看到小晨星就叫道:“杀人犯的儿子来啦,大家快逃啊!”

当时给幼儿园老师给气的,立刻打电话给那个小朋友的家长,建议在家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这样会影响到其他小朋友对小晨星的态度,也会对陆晨星本人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从幼儿园到小学,乃至初中,上的都是户籍对口,可怜的小晨星,从小就被同学排挤,上了小学以后,没有这样不懂事的同学直接对他说这种话了,而是开始在背后窃窃私语。

这种每个毛孔都似乎充斥着的恶意,能更让人觉得恶心。

爸爸是在晨星二年级的时候回来的,原本以为爸爸回来了,日子会好些,可是晨星想错了,爸爸回来了,可是人也变了,变得消沉,沉默,家里仍然像一潭死水似的寂静。

这就是陆晨星的童年。

没有安全感,没有欢声笑语,没有阖家欢乐。

一切都是冷冰冰的。

好在爸爸还知道有个儿子和还有个母亲要养活,医院里的妈妈也需要支付各种费用。原来的事业编制没有了,爸爸改行做了出租车司机,也是街道看晨星家里困难给安排的。

出租车司机很辛苦,想要赚的多,就要出车出的多,于是爸爸又开始没日没夜的工作了,在家里的时候就是倒在床上睡觉。

除了奶奶没有人对自己嘘寒问暖的日子依然继续,身后的流言蜚语偏见歧视也依然继续。

陆晨星早就习惯了,不去在意,不去多想,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也因此,从小学到中学的老师对他都很好,也挺关心他的。

老师再好,也抵不上自己的父母家人的爱,抵不上有个知心的朋友。而陆晨星就是缺少了这些,才会越来越偏执,内向,别扭。

奶奶年纪大了,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晨星照顾她,承担了很多家里的家务,洗衣服,买菜,有时候也煮饭,奶奶生病了,自己带奶奶去看病,尽量不占用爸爸的时间爸爸的车。

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平静到已经麻木。直到那个人出现。

顾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