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缺氧+番外 山颂 879 字 2024-03-08

肺移植手术和普通外科手术不同,没有充足的时间做心理准备,一等到肺源就要立刻进行手术。

因为不知道供体什么时候会突然出现,专家医生一天二十四小时几乎随时处于紧张的待命状态。

国内可以做肺移植手术的团队非常少,医疗资源几乎都集中在北京,佟语声的手术则是由国内相关经验最丰富的专家陈医生主刀。

在佟语声的手术开始进行的同时,另一组医生则紧急奔赴首都机场等待供体的到来。

这次的供体来自一位贵省的17岁少年,因为车祸脑死亡,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病人家属决定以器官捐献的方式使孩子的生命得到延续。

飞机从贵省到北京要将近三个小时,供体肺在体外存活极限是12个小时,体外的冷却时间越短,患者的预后越好。

因此,这一趟旅程不只是一场扣人心弦的器官运送大战,更是一场速度与时间的赛跑。

一家人目送着佟语声进了手术室之后,就开始焦急地等待着器官的到来。

医院有一组专门负责去机场交接的医生,平均每年要来回在空中往返将近两百次,以超越时间的速度,为无数条生命的延续传递火种。

他们飞奔来到机场,从贵市赶来的飞机已经经过绿色通道在首都机场安全降落。

此时,距离供体死亡已经接近四个小时,为了第一时间换上新肺,医生提前给佟语声进行开胸手术。

手术已经开始,一旦器官在运送的过程中出现意外,佟语声的生命就会就此画上句点。

看着门上红色的手术灯,一家三口人逐渐从刚开始听到好消息的兴奋喜悦,慢慢冷却成焦虑和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