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拍摄手法是先给全景镜头交代场景,再给角色特写和过肩镜头让演员处境,确定人物关系;不过林成勋这里选择的是先给角色特写和过肩镜头来表明角色关系,然后才给全景,交代这个双人对话所处的场景环境。
因为,这是开场戏,电影中开门见山让人物角色站出来,这是林成勋最惯用的一个方法。
临近开机,林成勋和摄影讨论了一下镜头后,拉着孔刘和崔敏植开始在表演区域内进行排练,讲明他需要演员在接下来的表演中展现出怎样的情绪、眼神、表情和口吻,他不像姜文那种演员出身的导演会过多的让演员自己自由发挥,他一般会明确提出自己需求的表演要求,如果再做不到,便会直接自己上场作出示范性建议。
没那么多话,除了个别关系亲近的演员他会耐着性子用时间去打磨;其余演员,他这个导演便需要演员以高效的工作方式来对得起大家的时间,对得起投资人的金钱。
所有人手机已经要么关机,要么交给助理拿着,避免发出声音干扰到拍摄现场的收音。
灯光师也在忙碌,这个室内双人对话场景,林成勋需要灯光师模拟出正午的阳光,而且随着剧情的推动,改变光线角度来营造出他想要的光暗对比。
以光、暗来隐喻角色内心的手法,林成勋自《熔炉》就在使用的老手法。
终于,各个部门各就各位,排练了一遍后的两位演员也补妆完毕,现场清场,拍摄开始。
“打板!”
“第一场,第一镜,第一条!”
屋子里,一束光从屋顶的天窗,垂直打下来。
特写镜头,人物面部,额角的一个狰狞刀疤将孔刘原本暖意花美男的气质破坏殆尽,然后一个金丝边眼镜入镜,为他那个狰狞刀疤再次套上一个看上去仿佛一指头就能捅破的温文尔雅的面具。
刀疤、金丝边眼镜的双重面具,彻底改变了孔刘以往的人设,硬要形容的话,那就是被一根发丝拴住的猛禽。
自上而下略带点俯视拍的人物特写,头大身小,整个人物镜头都透露着诡异。
随即,镜头横向平移五厘米,过肩镜头,穿过李子成孔刘)的肩头,飞尘漂浮的光柱那端,姜科长崔敏植)坐在木质太师椅上,翘着二郎腿,人虽隐在黑暗中,却有一只脚伸进光柱之中,肆意踢打着光线。
最后大全景,整个双人对话场景的外在环境,在镜头中一览无余,破旧的垃圾屋,唯一的光线就是头顶那个破烂天窗投射下来的光柱,各种糜烂的垃圾仿佛在向观众散发着难以忍受的恶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