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刚握上车门把手,手机突然响起了短信提醒。
邱泽动作一顿,松了门把,从衣服里拿出手机。
“新闻真有意思,你在市局吗?”——伍三。
邱泽不易察觉地僵了一瞬,像是下意识的冻结反应,随即他关闭短信,打开某博,点开热搜。
最新最高热度的资讯依然是警察恶劣打人的视频,底下一群正义使者和群情激愤,这倒不是很意外,这个平台一直是这样的民风。
关闭某博,邱泽又打开了手机自带的浏览器。
浏览器推荐的资讯就丰富多了,甚至有些限制级的镜头还没被网警撤下来——正是垃圾桶杀人案流传出去的现场视频和图片。
邱泽轻轻叹口气,垂着眼睑,回了那条消息一个“嗯”,然后删了那条发来的信息,删了浏览记录,随后关闭了微博和浏览器后台,将手机开着的软件清空。
然后他下了车。
可能是勘查的差不多了的因素,车边已经没有多少警员了,反而是公路边,和车与公路的中间人最多,大概是在搜集别的信息。
但是邢常城还是先去了车边。
据车主解释,她的车其实是一年前刚买,也没怎么开过,还定时保修,就这么一辆好好的新车,如今车底盘上已经满是刮痕和点点泥水,还因为地形原因,歪歪斜斜得停在杂乱的草丛间,实在是要多惨有多惨。
通常这样一辆车是对破案没什么价值的,你能从中提取指纹血液等的人体表层组织是最好,如果提取不出来,那么你能从车上推断凶手的去向及身份是一件概率很小的事情。
“所以通常来说,被废弃的车辆被我们找到过后,我们会第一时间提取指纹,如果提取不了,那么就要祈祷这辆车的轮子车身或者其他什么地方能告诉我们凶手去过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