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甚至还认为邵年时用人的手段过于怀柔,手松的如同一个败家的娘们。
基于这种观念的人占据了大部分,答应了苏树伟要与市政府有关人员商谈一下合作示意的邵年时,就让自己新认识的朋友们莫过着急,他需要时间,与现任工会以及政府官员们进行双方面的磨合,在条件达到了之后,才能踏踏实实的为双方牵线搭桥。
对于邵年时的诚恳相助,苏树伟与邓明恩当然是十分激动的。
在他们看来,像是邵年时这种年轻有为,思想新派,并拥有着善良正直品格的爱国商人,正是他们需要争取的朋友。
他们邀请邵年时共进晚餐,并在今天晚上,过来他们的联合工会内部,听一场有关于基层工人们的真正心声的大会。
大会举办的地点是青城的四方机厂。
这个青城技术工人最多,建厂年代相对久远,历经多个国内与国外政府接手,现在隶属于青城现任政府管辖的机车车辆车,因为内里的工人们可以说是全城受到压迫与不公平待遇最多的工人群体了……
自然而然的,有关于革命与反抗的火种也由这里最先的产出。
当他们认识到了工人们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力量,才能为自身争得权益了之后,就迅速的在场内串联起了近百名对基层工人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老工人,组成了现如今工会最初的雏形。
然后再经过邓明恩,王荷波等领导人的组织与改造,终于变成了现如今一个组织结构完善,具有丰富的大型活动与斗争经验的新的革命联会。
对于自己的工作成就,邓明恩还是十分的自豪的。
他之所以会积极的朝着邵年时推荐工会存在的必要性……
也是因为工会想要扩张与发展,就必然需要金钱的支持。
但是他们这些被联合起来的工人们,若是有钱就不会积极地参与斗争,加入到工会之中了。
而作为组织者与领导的邓明恩等人,他们的编辑工资虽然在同行业收入之中算是较为高的那一拨人了,但是对于这个人员已经扩张到了接近三百多人的大型组织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所以他们需要像是邵年时这般具有着丰厚资本的年轻人加入到他们的群体之中。
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他们一定程度的金钱方面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