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成长线其实有两条,一条为表一条为里,表线中她由浮躁渐渐沉淀下来, 变得愿意花漫长时间来努力获得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进步。里线中她一点点重塑自我,现代生活在她身上打下的烙印与封建时代的格格不入开始显出,这种痛苦折磨使她面对万人之上的位置也能保有清醒,也是她做出结局中那种抉择的根本原因。
你喜欢这样的故事。
不过……
“作为一个喜剧,你表现的一些东西也太残酷了吧。”你和谢飞松抱怨。
虽说确实有“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句话,但人家大多将悲剧深深掩藏在喜剧之下,要人细品才能读出,没有一个像谢飞松那样赤/裸裸地放在那里。
就像一个温文尔雅的帅哥和一个浑身写着“我不好惹”的帅哥坐在路边,正常人都只敢多看前者两眼。
谢飞松回你:“所以请你尽情地改,我也想看看经过你的手剧本会变成什么样。”
你看着这句话,几乎能想象出他一副笑眯眯的模样,也不知道是真心期待还是不怀好意。
你点了点手机屏幕,抱怨道:“大尾巴狼。”
然后专心研究起改法。
你最喜欢的内核当然要留着,但不能像谢飞松这样,大剌剌地放在表面,既失去了细细品味的乐趣,又让只想单纯享受喜剧表面欢乐的观众悲催倒胃。
要埋深一点……
你愉悦地修改起谢飞松的剧本,像只小松鼠一样,拼命刨土,把谢飞松暴露出来的东西又全部埋回去,只露出一点隐隐约约的尖尖来。
角色也不要都是踩低捧高的墙头草,不然连看他们作恶都觉得没有耐心,人性本就复杂,添上一点明面,不是让他们从坏人变成好人,而是让他们至少做一个人。